首页

长春楠楠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5 13:56:32 作者:江西持续降雨 鄱阳湖水位上涨突破12米枯水位线 浏览量:56743

  中新网扬州3月18日电(记者 崔佳明)“点燃文旅经济,共享诗和远方”。18日,扬州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大会上印发《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扬州市促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若干措施》,这两个被编为“32号文件”“20号文件”的扬州市委市政府红头文件,为扬州打造国际文旅名城制定出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3月18日,扬州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制定出台打造国际文旅名城“任务书”和“路线图”。崔佳明 摄

  当日,来自全国文旅行业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精英翘楚相聚在瘦西湖畔,共商文旅发展合作大计,共启文旅名城发展大幕。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坚决扛起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使命任务,全力打造既有古城古韵、又有新貌新颜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扬州瘦西湖的春日画卷。 孟德龙 摄

  自古以来,扬州就有“绿杨城郭”的美誉,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旅游名城。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现在的扬州,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扬州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6家,旅游度假区8家,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隋炀帝陵遗址公园等一大批旅游街区、景区相继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现象级文旅新地标。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

现在的扬州,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图为扬州东关古街人头攒动。孟德龙 摄

  扬州如何推进建设文化旅游名城?“任务书”中说,“扬州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突出沿江、沿河、沿湖、沿山、沿路区域布局,构建‘一城(主城)、两轴(长江、大运河)、三极(南部度假、西部康养、北部滨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扬州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体系,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5年,扬州全市年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0亿元,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25年,扬州全市新增亿元以上文旅项目50个以上。”

扬州三湾景区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420万人次,成为现象级文旅新地标。孟德龙 摄

  要实现上述这些目标,扬州发力点在哪里?路径又在何方?“任务书”中提出要聚焦旅游能级提升、旅游载体建设、文旅新场景建设、城市品牌推广、旅游公共服务提质等五大工程,实现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等三个转变。

  文化是扬州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旅游是扬州最为耀眼的城市名片。扬州市市长潘国强现场表态,“坚持把游客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加快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创新建设‘掌上旅游’智慧文旅平台,切实打响‘微笑扬州’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优化旅游服务供给,努力用我们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国音乐家访杭州良渚:文明“碰撞”迸发音乐“火花”

在广州,吹着晚风,乘着夜游船欣赏广州靓丽的夜景,成为不少游客暑期游玩的必选项目。广州珠江夜游暑期累计开航8216班次,发送旅客1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5.37%。8月3日单晚发送旅客达3.42万人次,创历年暑期新高。

魏琪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强化重大案件的督办。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农业农村部专门组织了工作组,对深圳野生动物园疑似调包暂养大连“2·11”涉案斑海豹,以及山海关欢乐海洋公园疑似大量非法利用斑海豹两起重大案件进行了核实取证,固定了关键证据。下一步,将适时专项移交地方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立案调查,并依法移送公安部门进行司法侦办,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奥地利大选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极右翼政党获胜

不过,媒介素养教育不应成为中小学校的额外负担,而是当作开展新型教育的机会。合理、有节制地使用手机,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孩子的学业表现以及长远发展,更有决定性意义。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情况表明,自制力强的学生能够保持或提高成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11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3个点

近期,此前任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的温暖,调任山东省副省长;此前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书记的张利,调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此前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的王俊寿,调任湖南省副省长。

北京:1-8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2%

提高穿透式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常态化线索发现处理机制,加强上市公司年报监管和现场检查,对高风险可疑类公司循环筛查。加强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对上市公司重要往来主体、关联方等信息的收集串并,提高风险预警水平,提升发现能力。加强与各部门、地方政府数据共享。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